TGF-β1诱导肾上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内源性肽的定量肽组学
Quantitative peptidomics of endogenous peptides involved in TGF-β1-induced 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 of renal epithelial cells
1. 文献背景信息
-
标题/作者/期刊/年份:
-
Quantitative peptidomics of endogenous peptides involved in TGF-β1-induced 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 of renal epithelial cells
-
作者:Rattiyaporn Kanlaya, Visith Thongboonkerd
-
期刊:Cell Death Discovery(IF=6.100,2018)
-
权威性:期刊专注细胞死亡与疾病机制,通讯作者Thongboonkerd为肾脏病蛋白质组学领域专家。
-
-
研究领域与背景:
-
分支领域:TGF-β1诱导的上皮-间质转化(EMT)与肾脏纤维化的分子机制。
-
研究现状:TGF-β1通过经典信号通路(如Smad)驱动EMT已被广泛研究,但内源性肽(由蛋白质降解产生的小肽)在EMT中的作用尚未明确。
-
-
研究动机:
-
填补空白:首次探索EMT过程中内源性肽组的动态变化,揭示蛋白酶体调控在EMT中的新机制。
-
2. 研究问题与假设
-
核心问题:TGF-β1诱导的EMT是否伴随内源性肽组的特异性变化?这些变化是否依赖蛋白酶体活性?
-
假设:TGF-β1通过抑制蛋白酶体活性,导致特定内源性肽积累,进而促进EMT进程。
3. 研究方法学与技术路线
-
实验设计:
-
模型: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经TGF-β1处理诱导EMT。
-
技术:
-
定量肽组学:稳定同位素标记(SILAC)比较EMT前后肽组差异。
-
验证实验: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处理,对比肽组变化;蛋白酶体活性检测(荧光底物水解)。
-
-
创新方法:首次将肽组学应用于EMT研究,结合蛋白酶体活性抑制实验。
-
4. 结果与数据解析
-
主要发现:
EMT标志物变化:形态学(成纤维样变)、ZO-1↓、vimentin↑(图1)。
肽组差异:70种内源性肽(源自39种前体蛋白)显著变化,多为疏水性残基(P1位),提示蛋白酶体来源(图2-3)。
蛋白酶体作用:MG132处理与TGF-β1肽组高度重叠,且两者均显著降低蛋白酶体活性(图4)。
-
数据验证:通过抑制剂反向验证肽组变化与蛋白酶体活性的关联。
-
局限性:未明确特定肽的功能机制;仅用HK-2细胞,未涵盖其他上皮类型。
5. 讨论与机制阐释
-
机制深度:
-
TGF-β1通过抑制蛋白酶体活性,导致内源性肽积累,可能作为信号分子或调控因子参与EMT(如影响细胞骨架蛋白降解)。
-
-
与既往研究对比:
-
支持TGF-β1的促纤维化作用,但补充了“蛋白酶体-肽组”轴的新视角(区别于经典Smad通路)。
-
-
未解决问题:关键肽的生物学功能、是否直接调控EMT相关基因表达?
6. 创新点与学术贡献
-
理论创新:提出EMT中“蛋白酶体活性抑制-内源性肽积累”的新调控层。
-
技术贡献:肽组学方法可推广至其他纤维化疾病研究。
-
实际价值:为靶向蛋白酶体或特定肽的抗纤维化药物开发提供依据。
总结:该研究通过肽组学揭示了TGF-β1诱导EMT的蛋白酶体依赖机制,为肾脏纤维化提供了新的分子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