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知库
  • 首页
  • 生知快讯

    技术天地

    • 技术新突破
    • 技术应用实例
    • 技术发展方向

    行业速报

    • 行业新资讯
    • 上下游动态
    • 产业新趋势
  • 文献园地
    文献库
    期刊库
    文献重点解析
登录/注册
首页 > 技术发展方向
技术新突破
技术应用实例
技术发展方向

新研究有望改写晚期胃癌治疗格局

7月16日,《自然-医学》在线发表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教授徐瑞华领衔的全国多中心研究团队一项突破性临床研究成果:靶向CLDN18.2的抗体偶联药物SHR-A1904(抗体偶联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治疗晚期胃癌/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I期临床试验结果。这标志着我国在胃癌靶向治疗研究方面已跻身国际前沿。“作为全球首个正式发表的靶向

发布日期: 2025年8月14日 浏览: 13

11万细胞:“数字水稻”初养成

“细胞”一词的英文原义是“小室”。1665年,罗伯特·虎克首次在显微镜下看到了后来被他起名为“细胞”的生物结构。360年来,科学家对作为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的细胞了解得越来越全面,可以说细胞几乎是所有生命过程发生的重要场所。细胞里究竟发生着什么?以分子形式保存的遗传信息是如何通过细胞表达,从而表现为我

发布日期: 2025年8月14日 浏览: 10

《柳叶刀》:减少相关风险,60%肝癌可预防

“肝癌已成为全球日益严峻的健康威胁。肝癌是治疗难度最高的癌症之一,患者的5年生存率水平仅在5%至30%左右。若不采取紧急干预措施扭转这一趋势,未来25年内的肝癌病例数和死亡人数或将翻倍。”《柳叶刀》肝癌委员会重大报告联合主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周俭教授告诉《医学科学报》。肝癌已成为全球死亡与致残的主要

发布日期: 2025年8月14日 浏览: 10
上一页 1 下一页
热点资讯
  • 1全能AI科学家助推更多“爱因斯坦”2025年8月14日
  • 2AI虚拟细胞开启生物研究新范式2025年8月14日
  • 3《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年度观察2025》发布2025年8月14日
  • 4水稻自噬关键蛋白通过非经典途径调控免疫反应2025年8月14日
  • 5富营养型微生物助力秸秆高效分解2025年8月14日
  • 6新研究揭示Foxn3对视网膜纤毛关键作用2025年8月14日
  • 7新型敷料可有效治疗糖尿病创面感染并促进愈合2025年8月14日
  • 8炸圈了!美国NIH放大招!停掉仅动物实验的研究资助,类器官要逆袭成顶流了?!2025年8月7日
  • 9前列腺癌真的难以早发现吗?如何治疗?专家回应2025年8月14日
  • 1015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发起成立生命科学开放联盟2025年8月14日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产品服务

  • 文献库
  • 期刊库
  • 生知快讯

帮助中心

  • 隐私政策
  • 服务条款
  • 知识产权

联系我们

  • info@biocloudy.com
公众号视频号

自媒体

百家号bilibili小红书知乎
沪ICP备2025130621号,沪公网安备31011502403900号 © 2025 上海生知库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