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知库知识产权规范
一、知识产权权利归属
(一)生知库及合作伙伴享有的知识产权
生知库官方网站(https://www.biocloudy.com/,含 PC 端、移动端、微信公众平台等所有渠道对应页面及服务板块)所提供的各项服务,其相关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商业秘密及其他依法受保护的知识产权,均归属于上海生知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生知库")或其合法合作伙伴所有。其中,著作权涵盖服务相关的计算机程序代码、界面设计、操作指南文本等;专利权涉及服务中应用的技术方案、创新功能设计等;商标权包括 "生知库" 名称及相关标识、logo 等,且已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完成注册或申请流程,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保护;商业秘密包含服务运营数据、用户需求分析报告、技术开发文档等未公开的核心信息。
生知库网站登载的所有信息内容,具体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描述、数据图表、品牌标识、图像素材、音频片段、视频文件、可下载软件等,均为为了向会员提供服务而精心整理和呈现的成果,这些内容的所有权归属于生知库或其合法的内容提供者(如合作的专业机构、授权的创作者等)。同时,对上述所有内容进行的汇编(包括内容分类、排版布局、信息整合等)形成的整体成果,属于生知库的排他性财产,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国际版权相关公约的保护,任何主体不得擅自侵犯。
(二)会员贡献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
会员在生知库网站发表的任何形式的信息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服务评价、咨询提问、专业文章、行业观点帖子、技术分享内容等,会员在完成发表操作的同时,即同意将该等内容所涉及的财产性权利在内的任何可依法转让的知识产权(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的翻译权、复制权、展览权、发行权、放映权、广播权、摄制权、改编权、汇编权,以及其他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可转让权利),全部、独家且不可撤销地转让给生知库所有。自转让完成之日起,生知库成为该等内容知识产权的唯一合法权利人,有权对该等内容进行任何形式的使用、处分,包括但不限于修改、复制、传播、汇编、授权第三方使用(需符合生知库相关规定及法律法规要求)等,且无需另行向会员支付任何费用。
二、知识产权使用规范
(一)会员使用生知库知识产权的规范
会员在合法使用生知库网站各项服务的过程中,仅可在服务正常功能范围内,为实现自身会员权益(如查看服务内容、使用服务功能)而合理使用生知库及合作伙伴的知识产权相关内容,该使用行为不得超出服务的既定用途,且不得侵犯生知库及合作伙伴的知识产权。例如,会员可在网站内查看生知库发布的专业文章以获取信息,但不得擅自将文章内容复制到其他平台进行传播。
非经生知库或其合作伙伴书面明确同意,任何会员不得对生知库及合作伙伴享有知识产权的内容进行以下行为:擅自复制内容片段或完整内容;通过转载链接、截图传播等方式向非会员或外部平台扩散;使用爬虫工具、数据抓取软件等技术手段批量获取网站数据及内容;将内容与其他信息进行拼接、链接形成新的内容组合;制作内容的衍生品(如基于生知库的图表制作动画视频、基于文章内容改编成小说等);以商业目的(如用于自身产品宣传、有偿分享给他人)分发内容;在公开场合(如线下会议、外部网站)展示内容等。若会员违反上述规定,生知库有权依据本规范及《生知库会员服务协议》追究其法律责任。
(二)生知库使用会员贡献内容的规范
生知库在取得会员贡献内容的知识产权后,将按照合法、合理的原则使用该等内容,使用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将服务评价纳入会员服务质量改进参考依据、将专业文章整理成专题内容板块供其他会员查阅、将技术分享内容用于内部服务优化研究等,且在使用过程中,将采取必要措施保护会员的合法权益,除法律法规规定或会员明确同意外,不会泄露会员的个人隐私信息。
若生知库需将会员贡献内容用于超出服务内部使用范围的场景(如授权第三方平台转载、用于生知库外部宣传材料制作等),将提前通过生知库官网公告、会员账号系统消息等方式向会员进行告知,在获得会员明确同意后,方可进行相应使用,且使用过程中会标注内容的来源(如会员账号昵称,非个人隐私信息)。
(三)第三方使用相关知识产权的规范
任何第三方(非生知库会员或未与生知库建立合作关系的主体)若需使用生知库或其合作伙伴享有的知识产权内容,或使用生知库已取得所有权的会员贡献内容,必须事先向生知库提交书面申请,说明使用目的、使用范围、使用期限等详细信息。生知库在对申请进行审核,确认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及自身权益保护要求后,与第三方签订书面授权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及知识产权保护责任,第三方在获得授权后,方可按照协议约定使用相关内容。未经授权,任何第三方不得擅自使用,否则将被视为侵权行为,生知库有权采取法律手段追究其责任。
三、侵权行为认定与责任承担
(一)侵权行为认定
以下行为均属于侵犯生知库及合作伙伴知识产权的行为:未经授权,擅自复制、传播生知库网站的内容或使用相关商标、标识;篡改生知库网站的程序代码、界面设计,破坏服务的知识产权完整性;冒用生知库的名义,使用其知识产权相关内容开展虚假宣传、诈骗等活动;未经许可,将生知库享有知识产权的内容用于商业盈利活动,如售卖生知库的付费内容、使用生知库商标进行商品销售等;其他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等法律法规,对生知库及合作伙伴知识产权造成侵害的行为。
以下行为属于会员侵犯第三方知识产权的行为:会员在生知库网站发表的内容,涉及抄袭、剽窃第三方的作品(如复制第三方的专业文章、盗用第三方的图像素材等);会员发表的内容中使用了未获得授权的第三方商标、专利技术等知识产权成果;会员利用生知库服务,传播侵犯第三方知识产权的信息或协助他人实施侵犯第三方知识产权的行为。
(二)侵权责任承担
若会员存在侵犯生知库及合作伙伴知识产权的行为,生知库有权根据侵权行为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立即删除侵权内容;暂停会员账号的部分或全部服务权限;终止会员资格,注销会员账号;要求会员赔偿生知库因此遭受的经济损失(包括但不限于维权费用、诉讼费、律师费、商誉损失赔偿等)。若侵权行为已触犯法律法规,生知库将向相关行政监管部门(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举报,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追究会员的法律责任。
若会员发表的内容侵犯第三方知识产权,导致第三方向生知库主张权利(如发送律师函、提起诉讼),会员需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向第三方承担赔偿责任、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同时,生知库有权采取删除侵权内容、暂停或注销会员账号等措施,以避免自身权益受到损害。若因会员的侵权行为给生知库造成损失(如维权费用、对外赔偿金额等),生知库有权向会员进行追偿。
若第三方侵犯生知库及合作伙伴或会员(经生知库授权)的知识产权,生知库有权代表自身及相关会员,采取包括但不限于发送侵权警告函、向行政监管部门投诉、提起知识产权侵权诉讼等方式维护合法权益,要求第三方停止侵权行为、赔偿经济损失、消除不良影响等。在维权过程中,相关会员应积极配合生知库提供必要的证据材料(如内容发表记录、侵权行为证明等)。
四、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生知库建立了完善的知识产权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及员工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职责,定期组织员工开展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培训,提升员工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确保在服务开发、内容运营、合作管理等各个环节,严格保护自身及合作伙伴、会员的知识产权。
生知库在技术层面采取多种措施保护知识产权,如对网站内容进行加密处理,防止未经授权的复制和抓取;设置知识产权侵权监测机制,通过技术手段实时监测网站内外的侵权行为,及时发现并处理侵权线索;对会员发表的内容进行前置审核(包括人工审核与技术筛查结合),防范侵犯第三方知识产权的内容在网站发布。
生知库鼓励会员参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若会员发现网站内存在侵犯知识产权的内容(如他人发表的内容涉嫌抄袭、盗用),或发现外部平台存在侵犯生知库知识产权的行为,可通过生知库官网((https://www.biocloudy.com/)的 "客服中心 - 知识产权投诉" 通道,向生知库提交投诉材料(包括侵权内容链接、侵权证据说明、投诉人身份信息等)。生知库在收到投诉后,将在 5 个工作日内进行核查,情况属实的,将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投诉会员。
五、其他说明
本知识产权规范是《生知库会员服务协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生知库会员服务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会员在注册并使用生知库网站((https://www.biocloudy.com/)服务时,视为已充分阅读、理解并接受本规范的所有条款。
生知库有权根据国家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的更新、网站服务内容的调整及运营需求的变化,对本知识产权规范进行修订。修订后的规范将通过生知库官网((https://www.biocloudy.com/)公告栏进行公示,并标注生效日期。自生效日期起,修订后的规范取代原规范,对会员及生知库均具有约束力。会员应定期关注规范的更新情况,若会员不同意修订后的规范内容,应立即停止使用生知库服务;若会员继续使用服务,视为同意接受修订后的规范。
若因本知识产权规范的解释或履行发生争议,双方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有权向《生知库会员服务协议》约定的协议签订地(中国上海市)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生效日期:2025年9月2日
版本:V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