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知库
  • 首页
  • 生知快讯

    技术天地

    • 技术新突破
    • 技术应用实例
    • 技术发展方向

    行业速报

    • 行业新资讯
    • 上下游动态
    • 产业新趋势
  • 文献园地
    文献库
    期刊库
    文献重点解析
登录/注册
首页 > 技术新突破
技术新突破
技术应用实例
技术发展方向

全能AI科学家助推更多“爱因斯坦”

人工智能(AI)对科学研究的推动,即将从量变化为质变。一个跨多学科、既懂理论又擅实验的“AI科学家”在上海开启了“科研生涯”。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前夕,由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发布的“书生”科学发现平台,已“加盟”多个研究团队,加速多个重大攻关项目,帮助国内物理学家率先研发出全球第一个由AI设计的超导材料工艺

发布日期: 2025年8月14日 浏览: 91

“吃太好”会招致肝炎家族新成员

在我国,肝炎防控形势不容松懈。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肝炎疾病谱正呈现“乙肝存量巨大、脂肪肝有增长趋势、丙肝可治但容易忽视、酒精肝上升”的复杂局面,其独特性根植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快速的社会经济转型带来的生活方式剧变。医学专家提醒,这当中,脂肪肝、酒精肝均与“吃”相关,“吃太好”导致肝炎家族这两大

发布日期: 2025年8月14日 浏览: 9

人类进化史上或有“隐藏”的基因融合篇章

在探索人类起源的深邃迷宫中,科学家一直追寻着那条引领我们走向现代文明的线索。长久以来,我们以为自己是单一祖先血脉的延续,但最新研究却揭示了一段“隐藏”着的、更为波澜壮阔的进化篇章。想象一下,大约150万年前,地球上存在着两个截然不同的人族种群。他们如同两条平行线,各自在时间的洪流中独立演进。一个种群,占

发布日期: 2025年8月14日 浏览: 7

张树利:人脑神经元数量有许多办法能“数得清”

编者按:2023年5月起,“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与中国科学报社联合发起“科学家回信”活动,邀请广大读者向自己心中向往尊敬的科学家、科技工作者提问、留言。活动启动后,“学习强国”“科学网App”收到了读者刘文杰的踊跃留言。我们精选了读者的提问,请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树利发出第九十二期手书回信。以求

发布日期: 2025年8月14日 浏览: 7

每一篇科学家评传“都达到C刊论文的水平”

“中外著名科学家传记”,王大明、刘兵、李斌主编,大象出版社2024年12月出版■本报记者 李芸2017年,著名科学家杨振宁在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成立仪式上,曾批评国内科学家传记存在情节杜撰的问题。他希望大家都知道“传记文学这种写法是错误的、要不得的”。“国内科学家传记做到严谨且通俗的确实不太多。”但在清华大学教授刘

发布日期: 2025年8月14日 浏览: 3

科学家回信丨自然进化让人类成为“陆地特长生”

编者按:2023年5月起,“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与中国科学报社联合发起“科学家回信”活动,邀请广大读者向自己心中向往尊敬的科学家、科技工作者提问、留言。活动启动后,“学习强国”“科学网App”收到了读者的踊跃留言。我们精选了读者莫忠研的提问,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黄乘明发出第一百零五期手书回信。以求索之

发布日期: 2025年8月14日 浏览: 6

前列腺癌真的难以早发现吗?如何治疗?专家回应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5月18日,根据美国前总统拜登办公室发布的一份声明,拜登被确诊患有恶性前列腺癌,癌细胞已扩散至骨骼。对此,不少网友在网上询问“前列腺癌真的很难发现吗”“前列腺癌转移了还能治疗吗”“如何做好前列腺癌筛查”等。5月19日,上海瑞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陈露表示,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前列腺

发布日期: 2025年8月14日 浏览: 16

器官可以人工“养”!看实验室里的医学新突破

在天津“先进医用材料与医疗器械全国重点实验室”,一支平均年龄不足30岁的科研团队,正通过细胞培养和3D打印技术,让肝脏、心脏等器官在培养皿中“生长”,为人类健康探索新路径。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的这个全国重点实验室里,科研团队已经能“制造”肝脏、心脏、肾脏、肺脏、皮肤等五种生物人工器官。目前

发布日期: 2025年8月14日 浏览: 4

科学家回信|季君晖:生物降解塑料的广泛应用尚需时日

编者按:2023年5月起,“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与中国科学报社联合发起“科学家回信”活动,邀请广大读者向自己心中向往尊敬的科学家、科技工作者提问、留言。活动启动后,“学习强国”“科学网App”收到了读者的踊跃留言。我们精选了读者齐的提问,请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季君晖发出第一百零六期手书回信。以求索之

发布日期: 2025年8月14日 浏览: 8

谭蔚泓院士:用“核酸适体”重塑精准医疗新模式

谭蔚泓,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所长、浙江省肿瘤医院院长。长期致力于生物化学、生化分析和分子医学的教育和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核酸适体活细胞筛选的概念,研制了特异性识别恶性肿瘤等病变细胞的分子探针和靶向药物,建立了多种基于功能核酸的重大疾病诊断

发布日期: 2025年8月14日 浏览: 5
上一页 12 下一页
热点资讯
  • 1全能AI科学家助推更多“爱因斯坦”2025年8月14日
  • 2AI虚拟细胞开启生物研究新范式2025年8月14日
  • 3《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年度观察2025》发布2025年8月14日
  • 4水稻自噬关键蛋白通过非经典途径调控免疫反应2025年8月14日
  • 5富营养型微生物助力秸秆高效分解2025年8月14日
  • 6新研究揭示Foxn3对视网膜纤毛关键作用2025年8月14日
  • 7新型敷料可有效治疗糖尿病创面感染并促进愈合2025年8月14日
  • 8炸圈了!美国NIH放大招!停掉仅动物实验的研究资助,类器官要逆袭成顶流了?!2025年8月7日
  • 9前列腺癌真的难以早发现吗?如何治疗?专家回应2025年8月14日
  • 1015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发起成立生命科学开放联盟2025年8月14日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产品服务

  • 文献库
  • 期刊库
  • 生知快讯

帮助中心

  • 隐私政策
  • 服务条款
  • 知识产权

联系我们

  • info@biocloudy.com
公众号视频号

自媒体

百家号bilibili小红书知乎
沪ICP备2025130621号,沪公网安备31011502403900号 © 2025 上海生知库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