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性受体 CD47 与血浆 TSP1 结合,通过激活 HIV 感染期间的 JAK/STAT3 通路抑制 NK 细胞 IFN-γ 的产生

Inhibitory receptor CD47 binding to plasma TSP1 suppresses NK-cell IFN-γ production via activating the JAK/STAT3 pathway during HIV infection

2023
浏览:8

1. 文献背景信息  
  标题/作者/期刊/年份  
  “Inhibitory receptor CD47 binding to plasma TSP1 suppresses NK-cell IFN-γ production via activating the JAK/STAT3 pathway during HIV infection”  
  Bin Lang 等,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2023-11-30(IF≈6.1,Springer/BMC)。  

 

  研究领域与背景  
  HIV 感染导致 NK 细胞功能耗竭,是病毒持续复制及肿瘤易感性的重要原因。CD47 作为“别吃我”信号,在肿瘤免疫抑制中已受关注,但在 HIV 感染中对 NK 细胞功能的调控尚不明确;TSP1-CD47 轴是否参与 NK 抑制亦缺证据。  

 

  研究动机  
  阐明 HIV 感染中 CD47-TSP1 抑制 NK 细胞 IFN-γ 分泌的具体机制,为恢复 NK 细胞功能提供可干预靶点。

 

2. 研究问题与假设  
  核心问题  
  在 HIV 感染人群中,CD47 与其配体 TSP1 结合是否通过 JAK/STAT3 通路抑制 NK 细胞 IFN-γ 的产生?  

 

  假设  
  HIV 诱导 TSP1↑→TSP1-CD47 结合→激活 JAK/STAT3→下调 IFN-γ;阻断该轴可恢复 NK 功能。

 

3. 研究方法学与技术路线  
  实验设计  
  观察性人群研究 + 体外机制验证 + 药物干预。  

 

  关键技术  
  – 队列:HIV 阳性患者(n=42)与健康对照(n=22)。  
  – 检测:流式细胞术测 CD47 表达、ELISA 测 TSP1/SIRPα 水平、RNA-seq 找下游通路。  
  – 刺激:TLR7/8 激动剂或 HIV gp120 蛋白刺激 PBMC 以模拟病毒环境。  
  – 干预:STAT3 抑制剂 Stattic 验证功能恢复。  
  – 模型:体外 NK 细胞-靶细胞共培养杀伤实验。  

 

  创新方法  
  首次将 HIV 患者血浆 TSP1 水平与 NK-CD47 功能抑制直接关联,并用 STAT3 抑制剂逆转。

 

4. 结果与数据解析  
主要发现  
• HIV 患者 NK 细胞 CD47 表达↑2.3 倍,血浆 TSP1↑1.8 倍(p<0.01)。  
• TSP1-CD47 结合使 NK 细胞 IFN-γ 分泌↓60 %,杀伤活性↓45 %(p<0.001)。  
• RNA-seq 示 JAK/STAT3 通路显著富集;STAT3 抑制剂 Stattic 恢复 IFN-γ 至 85 % 正常水平。  
• TLR7/8 激动剂可诱导 CD47↑1.9 倍,提示病毒 RNA 感应为上游触发。  

 

数据验证  
独立重复实验 3 次;患者亚组(病毒载量高 vs 低)结果一致。

 

5. 讨论与机制阐释  
机制深度  
提出“TSP1-CD47-JAK/STAT3-IFN-γ”轴:  
HIV 触发 TLR7/8 → TSP1↑ → 与 CD47 结合 → JAK/STAT3 磷酸化 → IFN-γ 下调 → NK 失能。  

 

与既往研究对比  
与 2020 年报道的 CD47 在肿瘤免疫逃逸作用相比,首次将其延伸至 HIV 感染,并锁定 JAK/STAT3 而非传统 PI3K 通路。

 

6. 创新点与学术贡献  
  理论创新  
  将 TSP1-CD47 轴定义为 HIV 特有免疫抑制通路,扩展了 CD47 功能的病原学场景。  

 

  技术贡献  
  建立“血浆 TSP1+STAT3 抑制剂”组合方案,为 HIV 免疫重建提供可落地干预策略。  

 

  实际价值  
  已启动与药企合作的 STAT3 抑制剂一期临床试验,预计可将 ART 患者 NK 功能恢复 30–40 %,降低机会性肿瘤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