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中国高冠羚角心标本.A,前视;B,后视;C,内视;D,外视;E,底视.
过去,由于高冠羚和库班羚属型种的角心形态相似而被视作同物异名,本研究结合历史材料与新化石标本,依据角长(包括角心与角柄的长度以及与总长的占比)、角心同向扭转程度、角心基部横截面形状与大小等形态特征,重新厘定高冠羚、土耳其羊和库班羚三属间的特征差异与鉴别标准。研究表明,三属可能处于平行演化,其中库班羚属所表现的微弱同向扭转被认为是该类群中的一种相对较原始的角心特征,而土耳其羊和高冠羚所拥有的更加强烈的同向扭转角心则为衍征。基于形态学对比,本研究还重新评估了甘肃省西水沟地区铁匠沟组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准噶尔盆地哈拉玛盖组几枚牛角化石所属的分类位置,研究发现这些角心标本与库班羚属的属型种(Kubanotragus sokolovi)形态相似,然而在颊齿上仍保留有明显的原始特征。因此,西水沟标本和新疆标本可能属于库班羚的早期类型,高冠羚和土耳其羊属则是由库班羚属中原始的早期类群分化而来的另外两类分支。
高冠羚属最早由Sokolov (1949)依据产自中中新世北高加索Belometchetskaya地区的一段带有m2和m3的下颌建立的,而后在塞尔维亚Prebreza和土耳其等地不断发现新种,但它们的时代均处于中中新世,而新种中国高冠羚则来自早中新世;这为高冠羚属的起源与早期演化以及向西亚、欧洲和非洲等地扩散提供新证据。
本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 2023YFF0804501)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472004,42430207)的支持。本文第一作者为沈阳师范大学2025应届毕业生金谕青,通讯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世骐研究员。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3897/fr.28.e156566
(原题:中国首次发现的高冠羚属为牛科早期演化提供新思路)
1、本文转载旨在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亦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承担责任。
2、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若从本网站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行承担包括版权在内的相关法律责任。
3、如作者不希望本文被转载,或需洽谈转载稿费等事宜,请及时与本网站联系。
4、此外,如需投稿,也可通过邮箱info@biocloudy.com与我们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