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是,为了标记细胞板,研究者在向mips突变体转化荧光标记蛋白DRP1A-GFP中意外发现,过表达DRP1A能部分回补突变体胞质分裂的表型。DRP1A是动力蛋白dynamin家族成员,dynamin能借助 GTP 水解产生机械力剪断或者收缩膜,参与内吞、囊泡出芽、高尔基体和线粒体裂变、胞质分裂等多种膜重塑事件。超高分辨率荧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显示,野生型细胞板上DRP1A呈现微区聚集,形成收缩环结构,而突变体中聚集微区数量变少,收缩环变大。结合BLI和PI(4,5)P2诱导性抑制体系实验结果,研究者提出细胞板上的PI(4,5)P2能通过结合DRP1A,驱动细胞板膜结构的收缩,调控细胞板发育过程中形态的转变。
综上所述,该研究发现细胞板PI4P通过抑制翻转酶ALA1来调控PS在细胞板胞质侧的含量和分布,从而降低细胞板曲度;而PI(4,5)P2能结合DRP1A,调控后者的定位和收缩功能。这两种磷脂酰肌醇磷酸分子都参与了细胞板膜结构的重塑,确保植物胞质分裂的顺利完成。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罗昱副研究员为论文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杨维才院士为论文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中国科学院基础研究领域优秀青年团队,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5-62067-4
(原题:杨维才团队发表文章揭示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膜形态变化调控机制)
1、本文转载旨在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亦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承担责任。
2、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若从本网站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行承担包括版权在内的相关法律责任。
3、如作者不希望本文被转载,或需洽谈转载稿费等事宜,请及时与本网站联系。
4、此外,如需投稿,也可通过邮箱info@biocloudy.com与我们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