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具到伙伴:人工智能助力科学发现之路
随着人工智能应用的日益广泛,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AI for Science)近年来在全球迎来蓬勃发展,展现出重塑科技创新的巨大潜力。日前在北京举行的中关村论坛年会上,人工智能在科学研究中的前沿应用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新前沿,“AI for Science”正快速从实验室探索迈向科研
多家期刊就AI辅助写作表态
“一经查实对使用AI工具生成的学术论文,本刊将退稿,并对作者实行黑名单制。 ”4月14日,由辽宁社科院主办的期刊《社会科学辑刊》发出声明:近期,《社会科学辑刊》编辑部发现多篇投稿论文存在AI生成或辅助创作现象,这一现象严重违背学术诚信原则,本刊对此类行为予以严厉谴责。《社会科学辑刊》编辑部表示,本刊将强化审
当AI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最近,四岁的女儿向我“汇报”幼儿园生活时,绘声绘色地描述她与一只霸王龙交朋友的故事:她们一起抓小恐龙,因为跷跷板闹翻,又交换零食和好……逻辑严密,细节丰富——尽管她的幼儿园里连只仓鼠都没有。细究之下才知,这孩子原来把绘本、动画和现实糅合在一起,用童言童语编织出一个“合理”的故事。此情此景,也让我想到
研究证实人脑神经元可终身生成
科技日报北京7月7日电(记者张佳欣)一项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的研究提供了有力证据,表明人类大脑中掌管记忆的区域——海马体,在成年乃至老年阶段仍可持续生成新的神经元。这项研究由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主导,解答了一个长期争议的核心问题,即成年人大脑是否仍具有可塑性。海马体是大脑中负责学习和记忆的重要
浙江两项研究成果显著提升肺癌脑转移患者生存希望
中新网杭州7月9日电(张煜欢)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生存期短、治疗手段有限,一直是临床面临的严峻挑战。近期,浙江省肿瘤医院范云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肿瘤学期刊《JAMA Oncology》及《The Lancet Oncology》发表了两项重要研究成果,针对不同类型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分别提出了创新且有效的治疗方案,为这一难治群体
头顶告急?科学家揭示脱发深层机制与治疗方法
头顶告急?科学家揭示脱发深层机制与治疗方法脱发是一个普遍关注的问题,涉及复杂的生物学机制。Biomedicines期刊 (ISSN 2227-9059) 近期发表的多项研究,深入探讨了脱发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及潜在治疗方向。本文旨在梳理关键科学发现,为脱发研究与防治提供参考。1.激素背景:激素失衡通过干扰毛囊周期及代谢途径造成脱发激素
免疫系统在虚拟现实中进入“防御状态”
最新一期《自然·神经科学》发表的研究认为,大脑能检测到潜在感染源是否进入周围环境,调整为“防御状态”并提前准备身体的免疫防御。这一过程甚至可能在物理接触发生之前、在虚拟现实环境中就已经开始。这些发现表明,大脑和身体能主动协作以应对感染。来自捕食者的威胁会触发“战”或“逃”反应,但病原体(如细菌和病毒
科学家揭示大脑进化关键线索
日本冲绳科学技术研究所(OIST)与德国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团队在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的研究揭示,50万年前现代人类大脑中基因发生的两个重要变化,重塑了人类的行为模式与认知能力,成为人类进化成功的关键。新发现不仅为人类学研究开辟了新方向,也为探索行为与认知的生物学基础提供了重要窗口
樊嘉院士:肝癌防控须多方共力
肝癌是全球疾病负担最重的恶性肿瘤之一。据《柳叶刀》近期发布的肝癌负担报告预测,到2050年,全球肝癌新发病例将从2022年的87万例攀升至152万例,几乎翻倍。中国是全球肝癌高发国家,约占全球发病人数的45%。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中国在过去数十年中,持续探索并逐步建立起从病因控制、早筛早诊到多学科精准治疗的肝癌全周
科学家培育出新型“全脑”类器官
研究团队在计算机中进行模拟分析。图片来源: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人员培育出一种新型“全脑”类器官,不仅包含多个脑区的神经组织,还具有初步的血管结构。这项成果发表在《先进科学》杂志上,展示了首次将各个脑区组织成功整合为一个统一运作的类器官。该突破有望为自闭症、精神分裂症等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