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知库
  • 首页
  • 生知快讯

    技术天地

    • 技术新突破
    • 技术应用实例
    • 技术发展方向

    行业速报

    • 行业新资讯
    • 上下游动态
    • 产业新趋势
  • 文献园地
    文献库
    期刊库
    文献重点解析
登录/注册
首页 > 行业新资讯
行业新资讯
上下游动态
产业新趋势

AI新工具探索“被忽视的DNA区域”

美国索尔克研究所开发出一种名为ShortStop的机器学习框架,用于探索以往“被忽视的DNA区域”,寻找在疾病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微蛋白。相关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BMC方法学》上。研究人员与运行中的ShortStop。图片来源:美国索尔克研究所?这些微蛋白是蛋白质家族中的小型成员,其组成氨基酸通常少于150个,因此难以通过传统蛋白

发布日期: 2025年8月14日 浏览: 2

“中国造”团队破解世界难题“弱精症”

文|《中国科学报》记者李晨阳全世界每6对夫妇,就有一对面临不孕不育的困扰,其中接近一半是丈夫出了状况。弱精症(精子运动能力缺陷)是男性不育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其发病率正在不断上升,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一大世界难题。“小蝌蚪”为什么游不动了?多年来,世界各地科研团队深入探究,却因精子运动机制极其复杂,导

发布日期: 2025年8月14日 浏览: 2

中外科学家发现全球最深“化能生命”

你能想象吗?在冰冷高压的万米海沟深处,生活着一片繁荣的生命群落:密集的管虫伸展着血红色的触手,双壳类软体动物在海底沉积物上栖息,无数微生物围绕着它们形成复杂的生态系统。尤为惊人的是,支撑这片繁荣的能源并非阳光,而是来自地球深处的化学反应。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深海所)研究员彭晓彤领

发布日期: 2025年8月14日 浏览: 9

饮食改变推动早期人类身体进化

随着早期人类走出茂密的非洲森林到达草原,对现成能量的需求促使他们对草本植物产生兴趣,特别是谷物和隐藏在地下的淀粉质植物组织。一项由美国达特茅斯学院科研人员领导的新研究表明,古人类在拥有咀嚼这些食物的理想牙齿前,就已经在吃这些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了。相关研究成果7月31日发表于《科学》。研究人员称,该研究

发布日期: 2025年8月14日 浏览: 11

mRNA技术带来艾滋病疫苗破局希望

全球约有4100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HIV),但目前还没有针对它的疫苗。而在一项7月30日发表于《科学-转化医学》的研究中,一项早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两种使用mRNA技术的候选疫苗引发了针对HIV的强效免疫反应。HIV颗粒通过膜结合蛋白进入细胞。图片来源:Steve Gschmeissner/Science Photo Library该试验是测试抗HIV mRNA疫苗

发布日期: 2025年8月14日 浏览: 12

基因组大数据还原野猪横跨欧亚的百万年迁徙历程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农业基因编辑技术创新团队深入解析了中亚野猪种群在跨越欧亚大陆百万年的迁徙历程中适应环境的独特遗传密码,为理解大型哺乳动物如何应对环境变化提供了全新视角。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细胞—基因组学》(Cell Genomics)上。从中亚到华南,野猪适应了不同的生存环境。中国农科院供图野

发布日期: 2025年8月14日 浏览: 12

我国团队研发出新型可编程染色体编辑技术

中新社北京8月4日电 (记者 孙自法)在生命科学领域,基因组编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不过,大片段DNA编辑一直面临重大挑战,对数千乃至数百万碱基的精准操纵更是基因编辑领域的核心难题,备受关注。来自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消息说,该所高彩霞研究员团队最新研

发布日期: 2025年8月14日 浏览: 3

蛋白质生成卡顿引发细胞老化

核糖体(中间)从mRNA生成蛋白质(红色)。深紫色链代表转移RNA,它们也参与蛋白质合成。图片来源:英国《新科学家》网站?科技日报北京8月5日电(记者张佳欣)德国莱布尼茨老龄研究所团队在一种名为鳉鱼的淡水鱼大脑中发现,随着年龄增长,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工厂”——核糖体,在制造某一类关键蛋白质时出现卡顿,从而引

发布日期: 2025年8月14日 浏览: 2

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膜形态变化调控机制获揭示

细胞内膜系统的动态重塑构成生命活动的关键平台。正是这些膜结构的弯曲、伸展、融合与分裂,才赋予细胞完成胞吞、胞吐、囊泡运输及细胞分裂等多样而精准的生物学过程的能力。然而,人们对这些形态变化背后精细的分子调控机制仍知之甚少。在植物细胞中,胞质分裂的顺利完成有赖于细胞板自中央向细胞周缘的逐步延伸。在分裂面

发布日期: 2025年8月14日 浏览: 2

我国科学家破解人造细胞领域核苷酸从头合成难题

8月8日,记者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悉,该校化工与化学学院教授、城乡水资源与水环境全国重点实验室成员韩晓军团队在人造细胞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为自主人造细胞的构建奠定了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学术期刊《美国化学会志》上。核苷酸是RNA合成的必要成分,以简单的化合物从头合成核苷酸对生命活动来说至关重要。目

发布日期: 2025年8月14日 浏览: 2
上一页 12345...8 下一页
热点资讯
  • 1全能AI科学家助推更多“爱因斯坦”2025年8月14日
  • 2AI虚拟细胞开启生物研究新范式2025年8月14日
  • 3《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年度观察2025》发布2025年8月14日
  • 4水稻自噬关键蛋白通过非经典途径调控免疫反应2025年8月14日
  • 5富营养型微生物助力秸秆高效分解2025年8月14日
  • 6新研究揭示Foxn3对视网膜纤毛关键作用2025年8月14日
  • 7新型敷料可有效治疗糖尿病创面感染并促进愈合2025年8月14日
  • 8炸圈了!美国NIH放大招!停掉仅动物实验的研究资助,类器官要逆袭成顶流了?!2025年8月7日
  • 9前列腺癌真的难以早发现吗?如何治疗?专家回应2025年8月14日
  • 1015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发起成立生命科学开放联盟2025年8月14日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产品服务

  • 文献库
  • 期刊库
  • 生知快讯

帮助中心

  • 隐私政策
  • 服务条款
  • 知识产权

联系我们

  • info@biocloudy.com
公众号视频号

自媒体

百家号bilibili小红书知乎
沪ICP备2025130621号,沪公网安备31011502403900号 © 2025 上海生知库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