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知库
  • 首页
  • 生知快讯

    技术天地

    • 技术新突破
    • 技术应用实例
    • 技术发展方向

    行业速报

    • 行业新资讯
    • 上下游动态
    • 产业新趋势
  • 文献园地
    文献库
    期刊库
    文献重点解析
登录/注册
首页 > 行业速报
技术天地
行业速报

研究证实人脑神经元可终身生成

一项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的研究提供了有力证据,表明人类大脑中掌管记忆的区域——海马体,在成年乃至老年阶段仍可持续生成新的神经元。这项研究由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主导,解答了一个长期争议的核心问题,即成年人大脑是否仍具有可塑性。海马体是大脑中负责学习和记忆的重要区域,也与情绪调节密切相关。早在20

发布日期: 2025年8月14日 浏览: 3

新活检方法用RNA识别早期癌症

美国芝加哥大学团队开发了一种更为灵敏的液体活检技术,该方法利用RNA而不是传统的DNA来检测癌症。这一创新方法在使用患者血液样本进行测试时,识别出早期结直肠癌的准确率达到95%,显著优于现有的非侵入性检测手段。这项研究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生物技术》杂志。当肿瘤细胞死亡并分解时,它们会将遗传物质释放到血液中。

发布日期: 2025年8月14日 浏览: 3

化石中提取出1800万年前古蛋白

《自然》杂志9日发表的两篇论文显示,科学家从犀牛属和其它动物的化石近亲中提取出了已有至少1800万年历史的古蛋白。这两项研究表明,蛋白质的保存时间比人们之前认为的要久得多,有望为许多物种的演化历史提供新线索。在过去几十年里,科学家越来越擅于从化石中提取古老分子(如DNA和蛋白质)。但由于这些分子会随时间和环

发布日期: 2025年8月14日 浏览: 3

新研究绘制数千年人类传染病图谱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与英国剑桥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从欧亚大陆214种已知人类病原体中成功提取出古代DNA,绘制出跨越数千年的人类传染病图谱,完成了迄今为止关于传染病历史的最大规模研究,为人与动物互动如何深刻改变人类健康格局提供了重要新见解。这项成果发表在9日的《自然》杂志上,不仅揭示了人类与病原体之间漫长的博弈

发布日期: 2025年8月14日 浏览: 3

非人灵长类动物体内提取出成体干细胞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德干细胞研究中心和丹麦奥胡斯大学科学家合作,首次从一种名为灰鼠狐猴的小型灵长类动物体内分离出成体干细胞。这一成果为开发更接近人类临床需求的干细胞疗法铺平了道路。相关论文发表于新一期《自然-通讯》。尽管干细胞被誉为再生医学的“万能钥匙”,但目前已获批的干细胞疗法寥寥无几。究其原因

发布日期: 2025年8月14日 浏览: 3

科学家揭示大脑进化关键线索

日本冲绳科学技术研究所(OIST)与德国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团队在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的研究揭示,50万年前现代人类大脑中基因发生的两个重要变化,重塑了人类的行为模式与认知能力,成为人类进化成功的关键。新发现不仅为人类学研究开辟了新方向,也为探索行为与认知的生物学基础提供了重要窗口

发布日期: 2025年8月14日 浏览: 4

蛋白质生成卡顿引发细胞老化

核糖体(中间)从mRNA生成蛋白质(红色)。深紫色链代表转移RNA,它们也参与蛋白质合成。图片来源:英国《新科学家》网站德国莱布尼茨老龄研究所团队在一种名为鳉鱼的淡水鱼大脑中发现,随着年龄增长,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工厂”——核糖体,在制造某一类关键蛋白质时出现卡顿,从而引发一连串恶性循环,导致细胞功能不断衰

发布日期: 2025年8月14日 浏览: 3

人体内首次持续生成抗癌T细胞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科学家在基因工程干细胞研究领域获得突破:通过改造患者的造血干细胞,使患者体内能持续生成抗癌T细胞。这项由多位顶尖科学家合作开展的临床试验,首次在人体中验证了一项新的治疗策略——通过干细胞“内部工厂”持续生成肿瘤靶向免疫细胞。该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通讯》,标志着人体免疫系统可

发布日期: 2025年8月14日 浏览: 3

特定基因突变或让人类比黑猩猩更易患癌

科技日报北京7月8日电 (记者刘霞)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癌症综合中心团队发现,人类免疫蛋白Fas配体(FasL)的一个关键基因突变,可能导致人类比黑猩猩等近亲更易罹患癌症。这项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通讯》的研究成果,为开发新型癌症疗法提供了重要线索。图片来源:物理学家组织网?FasL是免疫细胞的重要武器,可触发

发布日期: 2025年8月14日 浏览: 4

科学家构建噬菌体“搭便车”携播体系

近日,东北农业大学教授张颖团队副教授张博等人构建了噬菌体“搭便车”携播体系,为叶际微生物组调控和细菌性病害防治提供了一种新颖高效的方法。相关成果发表在EnvironmentalScience & Technology上并被选为内封面文章。噬菌体“搭便车”携播体系示意图。东北农业大学供图细菌性病原菌引发的大豆叶际细菌性病害导致了大

发布日期: 2025年8月14日 浏览: 3
上一页 1...56789...11 下一页
热点资讯
  • 1全能AI科学家助推更多“爱因斯坦”2025年8月14日
  • 2AI虚拟细胞开启生物研究新范式2025年8月14日
  • 3《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年度观察2025》发布2025年8月14日
  • 4水稻自噬关键蛋白通过非经典途径调控免疫反应2025年8月14日
  • 5富营养型微生物助力秸秆高效分解2025年8月14日
  • 6新研究揭示Foxn3对视网膜纤毛关键作用2025年8月14日
  • 7新型敷料可有效治疗糖尿病创面感染并促进愈合2025年8月14日
  • 8炸圈了!美国NIH放大招!停掉仅动物实验的研究资助,类器官要逆袭成顶流了?!2025年8月7日
  • 9前列腺癌真的难以早发现吗?如何治疗?专家回应2025年8月14日
  • 1015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发起成立生命科学开放联盟2025年8月14日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产品服务

  • 文献库
  • 期刊库
  • 生知快讯

帮助中心

  • 隐私政策
  • 服务条款
  • 知识产权

联系我们

  • info@biocloudy.com
公众号视频号

自媒体

百家号bilibili小红书知乎
沪ICP备2025130621号,沪公网安备31011502403900号 © 2025 上海生知库科技有限公司